街頭本事

EXPO
Milay Mavaliw
BANG
2019.06.19 Wed
藝術家專訪|米類‧瑪法琉:快樂的走在夢想路上
Location/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


從運動員到建築設計再走到藝術創作,米類用她幽默、從容的人格特質,快樂地走在藝術夢想路上。
台灣原住民族的衣飾上,常見色彩鮮明、風格獨具的圖騰,其實它們各具特色和意義。
這次《地瓜路徑:當深度成為實驗》的年度常設展中,展出了十六族的圖騰繪畫,
來自台東卑南族的藝術家 米類‧瑪法琉Milay Mavaliw,用她獨有的視角,重新解構、詮釋各族圖騰,帶來耳目一新的藝術觀點。


藝術家「路徑」

我們印象中的藝術家,大概就是靜靜地坐在工作室的畫布前創作,是相當靜態的工作類型。但米類不同,她從國中二年級開始就加入足球校隊,是不可多得的運動奇才。談起自己的運動員生涯起源,米類笑說「都是因為學校太遠了啦!」,從部落到米類就讀的知本國中,大約有十五分鐘的路程,因此年齡相仿的女孩們,總會結伴上下課,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有人加入足球隊,為了一起回家,米類只好在操場旁的看台等同伴練球,偶爾還會幫忙撿球,等著等著,她也生出了試試看的念頭,沒想到一試就被教練看中,就這樣加入校隊。升上高中後,正好遇到「中華台北女子足球代表隊」,透過校園競賽選拔國家代表隊球員,因緣際會下脫穎而出的米類,就此開始她的國腳出征生涯,但想不到的是,這到世界各地比賽的經歷,竟會是她成為藝術家的最大轉捩點。
 


當時參與的國家代表隊,成績十分優異,出戰足跡遍布各地,如美國、夏威夷、紐西蘭、日本等等,讓米類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位於中南美洲的海地,因為當地氣溫非常高,比賽只能在晚間進行,皮膚黝黑的海地球員,在夜晚閃耀著微笑的快樂氛圍,也感動了米類。除了賽事上的成績之外,米類也發現各個城市有不同的美,像是大自然、街景、建築,甚至是商店櫥窗,不同文化所生成的美麗風景,都令米類深深著迷,也勾起她對藝術的嚮往。銘傳商專畢業後,米類選擇放下自己的運動員身份,她想,繼續比賽或是轉職足球教練都不是她想要的未來,那潛藏在她身上的藝術渴望,到了該去實踐的時候。

 

離鄉「剝奪」

25歲的米類,毅然決定前往日本攻讀設計,在就讀東京設計師學院(Tokyo Designer Gakuin College)之前,先在日本念了兩年的語言學校,半工半讀的米類,很認真的積攢生活費,為了就是減輕父母的負擔。在30年前的台灣,一個來自台東部落的小孩,想出國念書是非常不容易的事,家境不算富裕的米類,父母卻給了她最大的支援,讓她可以堅持走在逐夢的路上。



在日本的留學經驗中,讓米類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與台灣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。「雖然日本人的作風很嚴謹,但創作上卻給學生非常大的空間發揮,跟台灣當年只注重填鴨式的教育很不一樣。」米類認真的說。在學校裡的上課時間,常常老師只講課十分鐘,剩下的時間,就讓同學去進行田野調查,對自己有興趣的項目做研究和考察,下一堂課再分組報告自己的心得,米類說,她每週最期待的就是大家的分享報告時間,大家看到的東西和觀點都不同,反倒激起了更多火花,讓創作更有能量。身為課堂上唯一的台灣人,米類想在作品中加入與故鄉有關的元素,因此開始對研究「自己從哪裡來?」有了興趣。



「說來慚愧,我是在日本的時候,才開始認真研究台灣的原住民族文化。」米類不好意思的笑說。小時候生活在台東卡大地布部落的米類,對自己的族群認知並不強烈,她說:「以前踢球的時候,看到長得跟我很像,黑黑的朋友,就覺得我們是同一族的。如果是白白的朋友就是阿美族。」事實上,在30多年前的台灣,並不重視原住民族文化,以致族人對族群的認同感也很模糊。為了創作與家鄉有關的作品,米類開始在日本翻找相關的資料,沒什麼錢買書的她,第一步居然是從地鐵站擺放的免費觀光刊物開始,很特別的從日本人的視角開始瞭解台灣文化,有了基礎的認識之後,再開始到圖書館搜尋更多資訊。「那個時候,台灣還只有九族而已,達悟族當時還被叫作雅美族呢」,米類說著,從這個契機開始,她才開始懂得屬於自己的文化。而這件作品,也獲得高度讚賞,讓她以外國人身份,登上畢業展覽的舞台。



學成歸國之後,因為留學日本的經歷,米類順利的進入日商建築設計公司就業,主要負責建築外觀「帷幕牆」(Curtain Wall)的設計,一做就是十幾年的米類,從建築結構、工法等細節,發現了圖騰美學其實無處不在,結構切面的幾何圖形和線條,神似原住民族的圖騰花紋,都具有簡潔卻充滿能量的美感,也激起她想要創作的想法。



而就在這個時候,父親的驟然離世,造成米類生命中的一次打擊。因為父親的離開,米類有整整兩年無法工作,頓失生命支柱的她,對人生突然感到徬徨而不安,不知該為什麼而努力奮鬥。需要調整狀態的米類,離開了建築設計工作,轉而專注投入藝術創作,沒想到,這意外的讓她獲得了平靜,也開啟了她人生中第三次的身份轉換。談到商業設計和藝術創作的不同,米類說,商業設計最重要的當然還是客戶的想法,是為了客戶的需求和預算而生成的「商品」;而藝術,是體現我對生活狀態和想法所創造的「作品」。因此,在藝術中,我能夠找到真正的自我,真正「快樂」的創作。

 

快樂「重生」

身為這次《地瓜路徑:當深度成為實驗》年度常設展的藝術家,接近一年的展期,需要展陳的作品,不只要讓原住民族人有認同感,也要讓各族群的觀展者,可以用不同角度認識台灣的原住民族文化。策展人 彼勇.依斯瑪哈單Biung Ismahasan,對米類發出展出邀請時提到,希望以《日常.絢爛:米類.瑪法琉的創作路徑》,傳達出原住民族藝文的新觀點,就是將原民藝術融入生活中,展間也特別設置居家沙發區,讓觀眾可以像在家裡客廳一樣觀賞影片,享受「藝術即是生活」的體驗。



當然,提到這次展覽,最大的亮點還是台灣原住民族十六族的圖騰繪畫作品。米類說,在本次展覽之前五、六年,她已經完成了十幅不同族群的圖騰作品,這些創作的靈感都來自於各族的服飾和慶典,尤其是慶典,可以完整呈現該族的文化和色彩,只要抓住這些重點,就能將族群精神融入到創作中。有趣的是,在台灣原住民族中,有幾個族群是近年才正名的,因此她在開展前,也非常緊急的去蒐集他們的資料,壓力很大呀!不過,辛苦也是有意義的。在本次展覽的開展記者會上,參與這次《路徑》議題展的藝術家誽鄔‧昂艿‧卡阿妃雅誽Nau.Angai.kaaviana,在看見米類對卡那卡那富族圖騰的詮釋後,深受感動,因為來自卡那卡那富族的誽鄔Nau,也在創作路上尋找自己族群的痕跡,得到這麼真誠反饋的米類,說她當時雞皮疙瘩都起來了,或許這就是藝術交流的感應吧。



對於未來創作的展望,米類說,自己到現在為止,都還走在夢想的路上。回到故鄉台東的這幾年,她覺得自己慢了下來,開始體會生活的細節,湛藍的天空、形狀各異的雲朵、高山和海洋,她常常自己一個人待在工作室兩三天,享受這些日常的美好。創作了十六族圖騰的米類笑說,或許之後可以試著畫畫看漢人的圖騰,族群融合是她期待的願景,曾到過世界各處的她,也體會過異鄉人的困難和遭受的歧視,但生性樂觀的米類,總是能幽默從容的面對,她相信,藝術是超越一切的語言,繼續堅持、繼續努力和累積,永遠都不嫌晚。



有著爽朗笑聲的米類,和她的作品一樣,解構之後有著無窮的可能性,經歷過數十年時空變幻的她,勇於挑戰和冒險,未知並不可怕,可怕的是逃避面對,「快樂的創作,勇敢的追夢」,米類用自身的經歷,豐盛了作品和人生。